为落实国家相关要求,加快推进医疗领域自主可控应用工作,力争到2025年,建成国产化软硬件一体的信创云基础设施,实现主要业务系统和平台应用基于国产技术平台稳定运行。同时为了保证已有投资资源,考虑到业务迁移适配的实际情况,制定非核心业务、创新型业务优先适配、核心业务逐步替换的思路,打造平台稳定运行、信息安全牢固、服务保障健全的示范性“一云多芯”智慧医院。
一、技术亮点
1.多芯兼容性:支持鲲鹏、飞腾、海光等主流芯片架构,同一云平台可管理多个异构资源池,屏蔽底层差异。
2.多云协同:通过云联邦实现混合云管理,支持跨云资源统一调度,解决多云、多资源池割裂问题。
3.弹性调度:基于分布式云OS实现智能匹配多架构算力需求,支持50倍业务弹性扩展。
4.碎片化整合:将ARM/C86等异构资源池化,提升资源利用率达30%以上,支持边缘-中心云协同调度。
5.运维简化:统一控制台实现跨架构资源管理,运维工作量减少4倍,自动化运维覆盖率达100%。
二、技术架构
三、演进规划
1.架构融合:通过整合ARM、C86等多架构芯片资源,满足医疗核心业务、AI训练、医学影像分析等场景的高性能计算需求,如基因测序效率提升40%。
2.性能优化:通过指令集优化和芯片制程演进(如Kunpeng-3较前代提升60%算力,实现单核性能提升与能效比优化)。
3.智能调度:实现跨架构资源的动态负载均衡。结合容器引擎的实时资源感知能力,在疫情预测、药物研发等并发任务中实现资源利用率提升30%。
4.生态协同:医疗行业主流开发框架(如TensorFlow-Med、医疗OCR工具链)的多芯适配,降低医疗业务技术迁移成本。
5.安全合规:通过芯片级数据加密与虚拟化隔离技术,满足医疗数据隐私保护要求(如HIPAA标准)。